
我離開台灣已經很久, 很久. 對於故鄉的物價, 本就是記不清. 所以美金兩塊五毛錢的2/3根油條到底貴不貴?! 我也搞不懂.
上個禮拜, 有人通風報信說, 有一家餐廳週末供應豆漿, 燒餅, 油條. 像我這種一等好吃鬼, 馬上在日曆上把12/20再加一個大紅圈圈. 寫上豆漿, 燒餅, 油條. 也不管, 那天晚上早已有一個 holiday dinner party 佳節晚餐聚會. 是在一家菜式極佳的餐廳. 又是 buffet 任你吃到飽的自助餐. 我應保留實力才對. 只是, 一聽到豆漿, 燒餅, 油條, 我就不能再多等, 一天也不能等. 只差, 沒有馬上就去 camping 紮營在那家餐廳門口, 等著吃豆漿, 燒餅, 油條.
12/20週六, 一早起來, 就開始準備, 要去吃豆漿, 燒餅, 油條. 因為, 一程就要近半小時, 不想去太早, 吃閉門羹. 想先打個電話, 問他們幾點開門. 這下子, 麻煩來也. 我只知道餐廳的中文名字. 要查 yellow page 電話簿, 只有靠英文名字. 一般有三種可能, 音譯, 義譯, 或是最大多數的, 風馬牛毫不相關. 好不容易, 才找到電話號碼. 知道是每週末, 上午十一點半到下午三點供應豆漿, 燒餅, 油條.

一去, 看了菜單, 才知是供應台灣小吃. 除了豆漿, 燒餅, 油條, 還有不少朝思暮想的小吃, 像, 蛋餅, 大腸麵線, 粽子, 包子和各種麵食. 馬上讓我想變成像牛一樣, 有好幾個胃. 只是價錢都不便宜. 尤其是油條一根$1.95, 加上 tax 稅, tip 小費, 差不多變成$2.50.


點了菜, 東西很快就上桌. 先是鹹豆漿, 竟給了紫菜, 真是沒見過. 也不管, 就加下去. 還不錯, 蠻好吃的. 旁邊桌的老美, 還要求我替她寫下名稱. 說她下次要叫來吃吃看. 一般餐廳這種特別的中國菜, 都只有中文的菜單. 專給老中客人. 在英中對照的主要菜單上是沒有這些好東西的. 等到燒餅,油條被端上桌. 我真不敢相信我的眼睛. 哇! 真是迷你啊! 兩樣都只有一般的三分之二大小. 還好, 東西很道地, 很好吃.



蛋餅中間還捲了肉鬆, 我從沒吃過. 大腸麵線的料很少, 切得又小. 吃來若有似無, 味道倒很正. 炒年糕少了香菇, 讓我若有所失. 還會再去嗎? 絕對會! 誰叫我這麼好吃. 只是, 不能常去. 這樣的店如開在台灣, 大概門可羅雀, 或開不長久. 開在這兒, 卻能讓嘴饞的老中千里迢迢地跑去奉金捧場. 真是不可思議啊!